由川龍起步,先沿荃錦公路上行至「新開田村」,才轉入鄉村的水泥小徑,在村屋群間左穿右插,很快便來到一道小橋,橋下就是大曹石澗了。如在川龍村旁的大橋入澗,便要多溯約半小時的澗道,才能到達這小橋。在橋側入澗開始上溯,起初的一段林木蔽天,寬闊平緩的澗道上只有潔白的大石、充沛的流水,和縱橫交錯的水管。今年異常亁旱,雨量偏少,但是此澗的水量依然充足。約十數分鐘的路程後,便來到一道小水堰。
越過水堰,澗道更開揚。續往上走,不久便出現了一道巨石小瀑,水如簾般散落,更有趣的瀑後的小樹,作為瀑布的點綴,只可惜水量不夠大,不太美觀。沿澗上溯,開揚闊大的溪道上滿佈圓渾的巨石,並不難走。很快又出現一道小潭小瀑,潭不大、瀑不高,有趣的卻是瀑後的大樹作為襯托,有山有水,充滿著大自然的氣息。




隨後便是一大段平緩的澗道,沿途尚有小潭小瀑,但是景觀欠奉,略為沉悶,幸好澗床闊大,巨石遍佈,走起上來並不多攀爬,亦不用穿林,也算是安慰吧。續往上溯,愈接近上游,林木也變得豐盛,把陽光拒於門外,使得溪上的石頭也被苔蘚染得一片片金黃。約走差不多一小時,才看見一道稍有規模的瀑布。在橫闊的瀑壁上,流水四竄,如果在水豐的時間到訪,必定更壯觀。由於水量不大,故索性沿瀑上攀,順道感受一下冰凍的溪水。瀑後再承一小瀑,澗道也開始變得斜了。



很快又來到另一道小瀑,瀑旁的小海芋,成了絕佳的點綴,正好構成一張有趣的山水畫。在左側繞過小瀑,隨後便是全澗最美的鵝春形大潭,水潭的右邊是一大片的開揚石坡,隱約可眺望山下的景致。潭後也是分源的位置,循右源上溯,便開始進入精華段,欣賞連環瀑群。經過一條狹瀑後,便是「斜板瀑」了。瀑如其名,瀑壁就如一塊打斜放置的滑板,煞是奇觀。在右邊的山徑繞過,沿澗上溯,不久便是另一道更高大的瀑布,瀑布的形態簡單,風格婉約。







瀑後不久再次分源,循左源上溯,眼前便是「小長瀑」,是全澗最高的瀑布。瀑高差不多十米,流勢仿如梧桐長瀑,由左至右拾級而下,難怪有「小長瀑」的美譽了。瀑高不宜仰攀,繞走左邊的樹林山徑,返回澗中,很快便是最後的瀑布,喚作「濂雨瀑」。流水如絲簾般拍打著瀑壁,而瀑壁在陽光的照耀下,染成一片金黃,可說是全澗最秀麗的瀑布。瀑布後過,很快便接上車路離澗。



離澗後往大帽山道走,很快便來到觀景台。這裡本來可以眺望錦田一帶景色,可惜煙霞厲害,景觀變得十分灰濛,然而在煙霞下欣賞新界西部的山巒,卻很有層層疊疊的味道。最後續沿大帽山道,緩緩下降至荃錦坳,靜候疏落的巴士,結束旅程。


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